9月17日~18日,以土地资源安全为主题的第S44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在这场土地领域首次举办的高层次科学盛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土地资源系统认知新理论方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新工程技术,土地资源智能管控新技术,及土地资源安全战略4个中心议题,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科学问题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系统性地把脉诊断,为未来土地科技创新发展开出一剂良方。
会上,在“土地资源系统认知新理论方法”环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教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蔡玉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甘霖研究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特节选如下:
特邀专家 李秀彬
【发言节选】
加强“三生”空间关系的研究
城市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及自然生态保护规划都需要把握“三生”空间自身的变化规律,摸清“三生”空间之间在各自需求驱动下的竞争关系。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三生”空间中矛盾较为突出的一对关系,在山地丘陵区表现最为突出。
我们把全国904个山区面积占地比较大的县挑出来,然后对这些县进行抽样,选出15%,135个县,每个县选一到两个行政村,每个村选10户—15户农户进行分层随机相结合的抽样调查。得到了3200多份问卷,我们总结了全国耕地撂荒的情况,得出中国山区县耕地的撂荒率达14.3%的结论。根据这个调查,我们绘出省级撂荒分布图,耕地撂荒最严重的是长江流域、西南山区,东北和西北比较少。
总体来看,这30年,耕地资产的价值不断下降,相反,劳动力的工资不断上升,两种要素在农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是土地贵、劳力便宜,现在反过来了。对农户的生计资本来说,这意味着耕地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特邀专家 宋长青
【发言节选】
陆地表层系统过程与土地合理利用
土地系统研究是土地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土地系统具有区域差异特征、区域综合特征以及系统复杂特征,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具有数量有限、空间固定、质量变化、重复使用和功能多样等特征。因此,土地系统健康与土地资源安全成为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如何解析土地系统研究中的要素、类型、尺度,这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也是土地系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资源利用为目标的土地研究已经进入系统阶段,从已有的研究认识到,土地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组织结构复杂、演化方向多样的复杂巨系统,根据需要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
系统时代强调3个问题,第一,要有正确的思路,第二,要有一系列的耦合工具,第三,要有明确的系统。因此,要从理念上建立复杂系统的思维模式、从方法创建耦合的方法体系、从预测上建立集成模型系统,从而全面认识土地系统的真实变化规律。
特邀专家 蔡玉梅
【发言节选】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的建立,第一要回归到政策,因为规划还是要谋发展,为人服务。第二是要回归到空间,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关注规模,现在要回归到空间。第三要回归到结构,这种结构不是土地利用结构,而是一个系统的空间结构。
通过对30多个国家的研究,我们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在法律体系方面,二战后,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也建立了自己的运行体系。第二,空间规划的形成是一个共同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规划,从开始的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进而到目前的发展规划。时间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空间规划主题。第三,地域的差异性,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导致规划不同。
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我国空间规划有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从土地规划到空间规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划,空间规划面向地域和功能,土地规划则面向地块和用途。空间规划多学科、多尺度的背景,要求我们的模型更加智能化,具备复合模型、复合算法。我国空间规划需要适应本土数据的特点,适用我国空间发展的特殊规律,建立中国空间规划的理论、方法、技术体系。
特邀专家 张甘霖
【发言节选】
国际地球关键带研究进展与中国探索
地球关键带是指从植物冠层顶部到地下水界面或者风化前锋之间的连续体,是地表系统综合体的完整体现。从实质来看,关键带概念与前人关于土地系统或者地球表层系统的认知一脉相承,但从操作层面来看,关键带有了清晰的研究对象。国际上地球关键带的提出始于2001年,随后在美国发展迅速,从关键带观测站的建立到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系统认知,主要涵盖关键带的结构和功能,关键带的过程与耦合,关键带的概念与服务,关键带过程模拟核心内容。
我国的关键带研究近年来有了显著的进展。基于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良好的设施和数据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典型地区关键带的研究,并具有很高的起点。这些研究面向典型区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以对关键过程的认识为核心,强调其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模型拓展至不同区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鉴于我国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观测基础设施,这为未来的关键带研究奠定了基础,将为自然资源全方位观测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美国关键带的研究基本上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如森林、草地、荒漠、高山。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中国的土地平衡受人为作用影响非常大,我们更多的是耕地问题,东北黑土地、西北干旱地区,高山地区、喀斯特地区,南方酸性土壤地区,还有东部盐碱地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利于进行关键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