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室概况
    • 本室简介
    • 运行机制
    • 联系我们
  • 科研队伍
    • 学术委员会
    •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 所获奖励
    • 发明专利
    • 标准规范
    • 学术著作
    • 学术论文
  • 学术交流
  • 文献服务
    • 技术文件
    • 其它文献
  • 下载中心
    • 文档资料
    • 相关表格
    • 软件
  • 科普基地
  • 研究方向
    • 农用地质量因素与过程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 农用地质量调查与监测
    • 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
    • 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方向 > 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

本实验室博士研究生俞昊良近日在土壤学领域顶尖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
  • [2014-09-20]
  • 郝晋珉教授、艾东副教授带领博士生赴黑龙江黑河、大庆等地调研
  • [2014-08-02]
  • 郝晋珉教授在《经济日报》发表《引导和扶植秸秆综合利用》一文
  • [2014-08-01]
  • 郝晋珉教授、艾东副教授带领研究生赴河北曲周开展农村调研
  • [2014-07-12]
  •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东北商品粮基地土地保障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交流会
  • [2014-06-2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修复和土地整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国家验收
  • [2014-05-10]
  • 实验室博士生周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文章《要素协调视角的...
  • [2014-04-10]
  •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影响研究》出版发行
  • [2014-04-10]
  • « 上一页 9101112131415161718 下一页 »

    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

        本方向以促进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的四类技术、三个层次为主线,重点研究农用地产能提升策略、方法、模式及政策与技术挖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土地优化配置技术,以自然质量要素的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在宏观层次上,主要研究中国及区域产能的时空分布规律及限制因素,制定产能提升战略规划;研究中国未来南北方产能发展态势与格局控制;在中观即经营管理层次上,主要根据耕地自然质量特点进行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村庄综合治理;在微观层次,则研究作物针对本地自然特点的适应性技术、耕作制度调整技术。(2)设施配套技术,即针对土地利用方式中存在的自然质量问题,进行水、肥、气、热与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技术。在宏观层次上,研究国家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水利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对未来产能发展格局的影响;在中观经营管理层次上,研究家庭农场基础设施配置的基本要求;分区域挖掘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农田水、肥、气、热与生态工程技术要求。(3)高效利用技术,依据农用地多功能特点,更高效、更合理的利用技术。在宏观层次,研究我国农用地的多功能区划与空间优化;研究区域多功能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在经营管理层次,研究现代农业的建设标准;挖掘家庭农场多功能利用模式;在微观层次上,挖掘土地整治工程中多功能打造技术。(4)组织管理技术,与产能提升相应的政策实施与管理技术。宏观层次上研究区域政策与投资取向标准;针对粮食主产区、生态脆弱区、经济快速增长区产能保护的组织管理方式;中观层次上,研究区域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研究土地整理组织管理模式;在微观层次上,研究适应监测的农用地组织管理技术。

    • 自然资源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土地整治网
    • 中国知网
    •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 地理研究所
    • 中国GIS协会
    • 数字图书馆
  • 联系人:王艳飞       电话:010-62732956     电邮:wangyf@cau.edu.cn
  • 联系人:黎艳巧       电话:010-62732956     电邮:lrm@cau.edu.cn      
  • 传真:010-62732956     邮编:100035

  • 版权所有201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电话:【66150085】 【66158085】 传真:【66150085】 【661580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后台管理